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国务院国发【2009】4号文件中强调:“切实把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中央对扩大就业工作高度重视,把扩大就业工作摆上了重要突出位置来抓,确定了扩大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就业再就业政策。市委、市政府一贯十分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特别是2009年撤地设市以来,以加快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来促进就业再就业,成效显著。载至2009年末,全市非公有制企业12.97万个,较2000年末增长36.8%;2001年—2009年年均增长3.55%;九年(2001—2009年,下同)累计净增非公有制企业34911个,相当于前15年(1985—2000年,下同)累计净增24849个的140.5%。从业人员88.23万人,较2000年末增长202.1%;九年(同上)年均增长13.07%;九年(同上)累计净增从业人员590192人,相当于前15年(同上)累计净增从业人员164013人的359.8%。
积极扩大就业 带来了四个促进
1、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09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支付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103.45亿元,较2000年增加92.02亿元,增长8.05倍;从业人员人均年劳动报酬11725元,较2000年增加7812元,增加199.6%。2009年,非公有制企业支付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按全市常住总人口平均计算为1581.7元/人,较2000年的186.8元/人增加1394.9元/人,增长7.47倍。
2、促进了全市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完成增加值461.2亿元,较2000年增长13.7倍。200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728.5亿元,较2000年的173.4亿元增长了3.2倍;全市GDP总量2009年较2000年净增555.1亿元的77.4%来自于非公有制企业,贡献率77.4%。2009年,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实交税金37.95亿元,较2000年净增35.35亿元,增长13.6倍。200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83.49亿元,较2000年的15.67亿元增长4.33倍;全市财政总收入2009年较2000年净增67.82亿元的52.1%来自于非公有制企业,贡献率52.1%。2009年,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占全市GDP63.3%,较2000年的18.1%提高了45.2个百分点;非公有制企业实交税金占全市财政总收入45.45%,较2000年的16.57%提高了28.88个百分点。
3、促进了社会和谐、家庭和睦。实践证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是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多年来,全市通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解决了或正逐步解决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等等,成绩可喜,绝大多数人员基本上做到了有事做、有班上,家庭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促进了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为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和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促进了商品消费的快速增长。扩大就业,一方面,丰富了社会有价值的商品;另一方面,增加了从业人员的收入,促进了社会商品的消费。200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36亿元,较2000年的81.29亿元增长2.4倍;2009年,全市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225.4元,较2000年的1328.5元增加2896.9元,增长218.1%。消费增长拉动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推动了社会全面进步。
目前扩大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来促进扩大就业,成绩显著,但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就业观念滞后。受长期“统包统配”和“重国有、轻集体、鄙视个体”的计划经济就业观念的影响,社会上部分人就业观念还没有转到“市场配置”、“灵活多样”的市场经济就业观念上来,总认为就业就是要到“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单位)”才能算就业,就业观念滞后。
2、单位企业就业岗位数量偏少。2009年末,全市非公有制企业129718个,从业人员882279人,平均每企业只有6.18人;其中:非公有制工业企业41222个,从业人员471448人,平均每企业只有11.4个人。
3、“就业难”、“招工难”同时存在。一些40、50段年龄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无一技之长的无业人员,很难找到适应自己的就业岗位,成为“就业难”群体。随着经济逐渐回暖,产品销售市场逐步回升,生产规模逐渐增大,企业生产所需员工逐步增多,一些企业很难招足符合本企业需要的员工,特别是产品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工、熟练工更加走俏,供不应求,成为企业“招工难”。
4、企业高素质人才紧缺。载止2009年末,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69860人,只占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7.92%;平均每企业只有0.54人。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18838人,只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14%;平均每企业只有0.145人。
5、劳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全市绝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用工没有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用工合同;60.0%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没有给从业人员办理养老、医疗、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没有执行或没有完全执行上级规定的劳动用工工资最低保障线;一些企业为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无条件地延长劳动者劳动时间,劳动付出与应得报酬比例严重失调,致使企业从业人员外流打工现象严重。
6、创业者启动资金困难。一些有文化、有创业信心和长期在外打工学到一技之长的人们本应打算回乡创业办企业,因缺少创办企业启动资金,只好望叹而已,影响了创业者创业积极性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发展。
7、非公有制企业现行的人才管理体制不尽完善。表现在:面向非公有制企业的人才劳务市场不健全,向非公有制企业发布人才信息、招工信息的渠道偏窄,许多信息与非公有制企业对人才、用工的需求不太对称;对非公有制企业接受下岗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缺少激励政策;政府缺少对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员进行智力开发、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等的必要投入。
缓解目前“招工难”和“就业难”的几点建议
继续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安置就业主渠道作用,缓解目前“招工难”和“就业难”局势,笔者认为:
1、加大舆论导向,转变就业观念。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横幅、标语、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非公有制企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主支撑,而且是扩大就业的主场所;个体、私营企业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广大下岗、失业、无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展现自己、发挥自己才能的主要阵地;在全社会形成“非公有制企业是我家,发财致富、扩大就业离不开它”的社会氛围;彻底消除部分人依旧存在的计划经济年代“统包统配”的就业观念,让更多的人加入非公有制企业行列中创业、就业。
2、加强政策引导,推进全民创业。要继续贯彻好、落实好、执行好《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并依据本地实际,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全民创业,增大非公有制企业总量,促进非公有制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加大工作力度,在狠抓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的同时,重点培植一批。规模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企业群、产业链,扩大劳动就业岗位。
3、重视人才培养,打造优质员工。优化非公有制企业人力资源,需要政府和企业自身的共同努力。政府方面:制定好、实施好扩大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大企业员工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各级财政应在每年预算中,切出一块专项资金用于企业员工教育、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进一步清理阻碍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员工)合理流动的政策法规,促进人才(员工)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企业方面:要高度重视人才(员工)的引(招)进和使用,合理使用好企业每个员工的特长,发挥特长的效能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稳定队伍、留住人才。
4、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从业人员合法权益。要切实贯彻好、落实好《中小企业法》、《就业促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用工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好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的养老、失业、医疗、生育等社会保险问题,做到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的待遇与国有企业就业人员的待遇基本同等,消除非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时,非公有制企业要坚持按劳取酬的原则,做到从业人员的付出与回报基本同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的合法收入。
5、扩大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和领域,促进更多人员自主创业。实践证明,金融部门的小额担保贷款,是解决更多人员自主创业有效途径之一。金融部门要进一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和领域,大力支持大中专毕业生、部队退伍转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在外打工学到一技之长人员自主创业办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创造出更大的就业空间、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人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就业和再就业。
6、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服务体系,为扩大就业架起一座“桥梁”。扩大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很重要。目前,一些企业由于信息体系没有跟上,难以招到适应本企业要求的用工人员,造成“招工难”。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灵,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部队退伍转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等难以招到适应自己要求的就业岗位,造成“就业难”。据此,应建立一套功能完整的信息服务体系,为扩大就业提供信息服务。一是各级政府成立由劳动、人事、教育、工会等部门抽人组成的专门机构,及时掌握各地用工、求职动态信息,建立扩大就业信息库,根据各地用工需求情况,进行人员合理调配。二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及时发布招工、求职信息。三是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作用,通过牵线搭桥手段,帮助更多人就业。四是各级政府或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扩大就业招聘活动,切实解决或缓解目前“招工难”和“就业难”的问题。
(上饶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