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市
春节前,国内宽松货币政策淡出、外盘疲弱是A股市场调整的两个主要因素。而春节期间,央行再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美联储则在次贷危机后首次调高对银行的贴现利率。外盘对美联储的行动反应不一,欧美股市上涨,亚太股市普跌,大宗商品上涨,这提醒了投资者“市场并不由货币政策完全说了算”。
2010年的投资思路不同于2009年,2010年要用“调结构”的投资思路看待市场——2010年的政策在“有所压”的同时,另一手必会“有所保”。从这个角度看,对于今年初以来的宽松货币政策淡出、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必过分恐慌,这本身是调结构的题中之义。在市场充分消化了“压”的政策利空之后,虎年更应该看到“保”的政策所蕴藏的机会。
对比2009年保增长的诸多救急政策后发现,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大规模信贷,还是房地产刺激都有负作用或后遗症,而唯独刺激国内消费的负作用最小,并且通过转移支付还利于社会和谐。因此,从政策取向看,如果2009年是为救急政策全面刺激的话,那么2010年在经济增长无忧的情况下,增长模式就需要调整,对于有负作用的模式需要“纠偏”、“需要压”,而对于国内消费模式则“需要保”。这个逻辑是贯穿2010年“调结构、促内需”的主基调。
政府调控的底气,来自国内消费增长的巨大潜能。回顾2009年底,管理层主基调还是“经济回稳的基础还不牢固”,然而没过多久管理层却对房地产下重手,并执行严格的信贷控制。这个貌似突兀的决策逻辑背后传达出什么信息?分析来看是管理层对经济增长非常有信心,而这个信心来自国内消费巨大的增长潜能。
这里看好调结构成功的可能性。其一,中国庞大的居民储蓄,保障了消费刺激的效果(对比2009年中美同样刺激汽车消费,但效果差异大,原因在于美国只有即期收入没有储蓄);其二,中国人均收入1.2-1.5万元时,可选消费获跨越式增长,这从2003-2005年沿海地区、以及2008年内陆省份的家用汽车销量增速可以获证;其三,中国低的消费杠杆,如果保障跟上,信贷消费大有提升空间。
综合看,在充分消化了“压”的政策利空之后,更应看到“保”的政策所蕴藏的机会。相信大消费类板块、区域振兴板块在2010年会有正的收益,而超额收益则来自政策刺激和新兴消费行业的发展。对于周期类板块,以商品房市场为代表的调控政策依然是制约其表现的主要因素,在此之前,可以借助估值合理、外盘向好的条件博取反弹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