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两级委员面对面
●主要嘉宾
郑一方 省政协委员、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潘瑞芳 省政协委员、浙江传媒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
●互动嘉宾
王云路 浙江省政协委员、民盟省委会副主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张天立 杭州市政协人资环境委员会特聘委员、中国能源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
颜飞龙 杭州市政协委员、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陈为民 杭州市政协委员、杭州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总站站长
王国钰 市民代表、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
陆建国 市民代表、浙江华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话题背景
“低碳”,一跃成为2009年末2010年初的热词,这种热度,浙江在2010年会将它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发展效益与力量。
2009年7月,英国政府正式发布名为《英国低碳转换计划》的文件,提出到2020年将英国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34%。
德国规划到2020年,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在能源总量中的比例从现在的14%增加到20%。有专家预言,预计到2020年左右全球低碳经济将会形成大气候。
湖北,2009年11月底,相对较早提出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全国首个低碳经济试验示范区。
几乎同时,安徽省申报国家级“低碳城市”和“低碳园区”试点。
浙江发展低碳经济是不是到了一个非推行不可的地步了?浙江是自己的选择,还是大家推着你走。
那么,浙江“低碳经济”热成一片的时候,是否也需要冷静一下。
昨天的这一个小时,大家都在为“低碳经济”捏把汗。
昨天中午12:30-13:30,青年时报联合新华网浙江频道、FM93交通之声推出“省两会·市民议政厅”,邀请了省政协委员、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郑一方,省政协委员、浙江传媒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潘瑞芳,杭州市政协人资环境委员会特聘委员、中国能源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张天立等权威专家,一起探讨“低碳经济”的发展,就忽视新能源开发过程的污染问题,展开激励的讨论。
在这场对话中,太阳能板成为“主角”,由它生发的是“低碳经济”与高污染的争论,在这个产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专家们已经敏锐地看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内容,并大声疾呼,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擦亮眼睛,必须防止被“忽悠”。
话题中,“漂碳”,一个带有警示作用的新名词,率先被委员亮相。
“这是我发明的,不知道对不对,有一个概念叫‘漂绿’,实际上是指不环保的行为,却打环保旗号,我们在大搞低碳经济时,也要防止‘漂碳’。”政协委员张天立说。
>>惊爆:太阳能板是“高污染”产品
生产低碳产品却高污染
“我是个环保志愿者,我认为,不是所有打着低碳旗号的新能源产业,都一定环保,比如太阳能板。”直播开始后不久,就有一位年轻的读者通过114转“省两会·市民议政厅”打进热线。
这个问题,一发而不可收。
张天立, 杭州市政协人资环境委员会特聘委员、中国能源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著名的“环保斗士”。
当他说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生产秘密”时,在场嘉宾都有些震惊了。
张天立说,太阳能板、太阳能电池本身是无污染低碳产品,但它的生产过程,却是高污染、高能耗的, “绝不是什么低碳产品”。
生产1吨材料产生4吨毒气
直播中,反复出现“单晶硅”、“多晶硅”这样的专业名词。
它们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它会“连累”太阳能电池板,成为众矢之的。
“太阳能电池是通过积蓄太阳能来发电,它靠集热材料将光能转化为热能。通常用的是单晶硅、多晶硅材料,它在生产过程中是高污染、高能耗的。单晶硅、多晶硅要用硅来提炼,提炼1公斤多晶硅只能发100瓦电,而1公斤非晶硅能发1万瓦电。”
说出这个事实后,张天立有些激动起来,“生产1吨单晶或多晶硅,会产生4吨四氯化硅气体,这种气体遇水会立马呈酸性,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这怎么能说是低碳的呢?”
他透露,在浙江,最近有一个企业家花了几十个亿,在四川搞多晶硅、单晶硅的太阳能板生产。而中国某省,正在引进已被美国淘汰的、危害最大的一种太阳能产品。
为此,他在直播中大声疾呼:“政府部门在鼓励低碳经济的时候,绝不能忽视它的生产过程。是否低碳,我们要看这个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是否低碳。”
>>担忧:政策引导 光伏产业一哄而上
杭州大力扶持光伏行业
昨天,记者从浙江省建设厅证实,杭州正大力试点推广光伏产业。
光伏行业的风向开始转暖,国家已经决定用真金白银,给这些尚在襁褓中的行业以支持,不再是像以前那样仅限于口头鼓励。
最新的政策是,政府将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计划在2-3年内,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光伏行业,包括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板加工业,当然也包含新开发的项目,但目前大部分是多晶硅、单晶硅为原材料。
目前,全省首座兆瓦级光伏电站将在杭州并网发电,杭州将会成为全省首个让来自光伏电站的电流奔驰在电网上的城市。 去年,一座由浙江正泰太阳能提供全套光伏组件、配件产品及安装服务的2兆瓦屋顶光伏发电站,已在杭州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动工。
太阳能板加工市场狂热
浙江光伏发电产业已经拉开架势。
截至2009年5月底,浙江电力公司已经收到28家浙江光伏发电项目共计3.8万千瓦的并网发电申请。目前,浙江已有60多家上规模光伏公司,100多家光热企业,以及一批风机设备企业。
浙江太阳能板加工市场,非常狂热。
不少公司转行都在搞太阳能,时报读者打进热线说:“我们企业原来是从事纺织品加工的,最近上马了太阳能板加工,我们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对此,张天立非常焦虑,“太阳能蓬勃发展,而我非常担忧大家一哄而上,这种经历在我们国家有过惨痛教训。”
“杭州是全国第一个搞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城市,还有国际领先的低碳科技馆,如果用上单晶硅、多晶硅这样的材质,岂不是笑话。”张天立委员说。
那我们应该用什么?
他坚定地说,“使用非晶硅类没有污染、低能耗的材料!”
耗电和产的电量竟是一样的
浙江省建设厅节能处处长胡金法说,太阳能电池板主要由呈片状的单晶硅或多晶硅组成,其合成过程能耗很高,首先要从石英中提炼出二氧化硅,然后分离出硅,最后才制成太阳能板。
“生产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的耗费,跟它产生电量是同等的。”胡金法说,一块太阳能板寿命是15—20年,生产过程所需电量,跟它的产出是同等的。
据北京交通大学研究光学技术的简水生教授估算,生产一块容量1000瓦、够一台冰箱运行一天的太阳能电池板需要10公斤多晶硅,需要消耗两吨多煤炭,而用这些煤炭发的电足以使冰箱运行20年。
“据我了解,国内生产的太阳能板90%销往国外,为应对全球变暖,发达国家用上我们的新能源,生产中留下的污染却3留给了我们自己。”张天立说。
“不要引进一些以为是低碳,其实不低碳的污染行业。眼光要远一点,千万不像卖拐一样被忽悠了!”张天立委员再次呼吁。
>>思考:不能行业垄断 监管不能缺失
生产过程的能耗也要监督
那么,太阳能板的行业标准谁定?门槛有多高?谁来把关?
“政府要做好服务,千万不要搞垄断!”张天立的激烈言辞,赢来掌声。
王国钰坐在台下,听得仔细,他手上拿着精心准备的黄色小纸片,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作为省建设厅科技委员会委员,说到节能很有话说。
“我们曾做过统计,现在新建20亿平方米的新建筑,80%是高能耗的,既有建筑400亿平方米,95%是高能耗的建筑。”
他认为,“建筑是能耗大户,建筑业节能减排,应作为重点对象来做。”
2007年,省建设厅出台《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的规定,12层(含)以下新建居住建筑中应全面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12层以上支持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这是为做好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利用,提高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水平。
他说,“太阳能热水器是可再生资源里面条件最好的,经济环保,但政策对生产过程的能耗也要监督,也要采取措施。”
政府将制定准入门槛行业标准
对此,作为管理部门负责人的郑一方委员说:“我们会有计划有步骤地来推进这个产业的发展。”
他分析说, “现在,政府部门对产业发展的调控水平越来越高,会通过产业布局、准入门槛、发展技术标准等问题,不断调整控制,使这个产业得到更好发展。”
目前,浙江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在世界先进技术产业的转移中,绝不鼓励承接一些落后的、对中国能源消耗产生很大影响的产能。
他说,政府的导向作用非常重要,“对于一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必须限制;对于新建的企业,会提高准入门槛,不让产生新的污染,对传统产业要逐步改造,并着手建立浙江的低碳示范区,并通过新技术新技能的改造,通过搬迁或产业转移等措施,完成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