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既渴望又忧虑:会不会影响医疗质量?出了医疗事故向谁追责?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成了新医改的一大亮点,近日,卫生部部长陈竺明确表示,目前我国已经有多个城市在研究制订医师多点执业相关政策,卫生部也正在考虑制订规范的制度,来保障有效实施。
这就意味着医生也可以从医院解放出来,成为自由职业者。
对这一未来可能发生的转变,医院、患者以及医生自己各有怎样的期待?改革的难点和各方的顾虑又在哪里?昨天,记者采访了专家及各利益相关方的看法。
医生:普遍期待“转身”
现在,医生多点执业是不被政策所允许的,《执业医师法》要求在注册上岗证书上明确注明执业地点,这严格限制了医生只能在人事档案所属的医院行医。
但是,一直以来资历深厚的医生都在被各医院“借来借去”,所谓“走穴”正处于这种半明半暗的现状中。某省级医院外科医生透露,原则上到其他医院的会诊费约200—300元/次,但实际上患者都会多付点红包,名气大的医生一刀能拿四五千,一个月下来“外快”可达2万。“当然这样的医生在浙一、浙二等医院多点,其他医院是比较少的。”
记者采访了从初级到高级职称的各类医生,大多期待能够多点执业,“只要有实力,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在外兼职,多好啊。”
但是,多点执业和自由职业者,在对医生的“解放”程度上还存在着一定差异。
“我希望成为自由职业者,这样可以更清楚地分清医生的权、责、利。”某省级医院脑外科副主任汪医生认为,要解决看病难问题,不仅仅要转变医生身份,更要转变体制。
“现在是医院围着行政转、医生围着医院转、病人围着医生转,整个顺序都倒过来了。”由于体制的僵化,高水平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医院,患者大病小病纷纷跑到大医院,结果造成大医生看小病。
医院:小医院期待,大医院纠结
本身没有“招牌”,如果能有名医来兼职坐诊、指导,小医院当然求之不得。采访发现,这几乎是所有“弱势”医院的统一心态。
优质医疗资源的解放,这让目前已“人才在握”医院有些不爽。“我认为,必须要经过原工作单位的同意,医生自己不可擅自兼职。”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说,医院培养一个医生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无序的执业会影响医院运转和医疗质量,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
“当然,多点执业也是好事,现在国家对医院投入少,医生收入不高,空余时间赚点外快,可以更加稳定队伍。”
省中医院副院长吕宾认为,如果要让医生成为自由职业者,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果医生可以自由流动,那解聘了也还可以再招聘”,但现行体制下是很难实现的。现在医院的编制由政府定,即使医生做得不好,医院也不能擅自将他开除。
“如果一个医生实际工作单位已不是他唯一的就业单位,那该单位是否还得像现在这样,承担他的管理,支付全额工资、福利、保险?”吕院长说,医生社会化要解决医生的人事关系、薪酬关系、社会保障以及与签约单位的法律关系等诸多问题。
患者:渴望中怀着顾虑
医生的解放,可以释放出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最终受益的是患者。
“如果经常有大医院的医生到社区服务中心坐诊,那一般会选择在社区看病的。”朝辉小区居民沈福强大伯说,为什么现在大家喜欢往大医院挤,也是因为对小医院技术水平不信任。
但是有几点也是百姓所顾虑的?第一,医生多点执业后,会不会因多家兼职而影响医疗质量?第二,成了自由职业者后,如果出了医疗事故,该向谁追责索赔?第三,小医院出不起钱、缺乏硬件设施,会不会使医生仍然游走在大医院和私立医院?
浙江大学余海教授认为,早就应该让医生“解放”出来,医生既能够到大医院工作,又可以到社区开诊所,社区医生还能够跟着名医学经验,医生、百姓都受益。至于百姓的顾虑,是可以通过制度来规范解决的。
省立同德医院医保办主任蔡斌曾在汉堡大学附属医院进修,他说,在德国,医生便是自由职业者。据德国卫生部统计,德国有35.8万名医生,其中75%以上的医生都在两家以上医疗机构出诊。“任何医院在聘请兼职医生时都要经过医师协会批准,协会还对兼职医生的资格设定标准,包括技术和道德标准,每年实行年检。”
另外,基本上每个医生都购买职业保险,没有保险的医生病人是不会找你看病的,医院也不会请你,因为一旦发生巨额赔偿,医生就是倾家荡产也赔不起。而在中国,医疗纠纷由医院扛着,且只有部分医院会购买这类保险,医生自己购买的更是少之又少。
http://ym2010.qnsb.com